睡前把看了很多次的「你管別人怎麼想」一書拿出來「複習」。
讀過的眾多傳記裡,最喜歡的就是美國物理學家,理查費曼教授。

自大一點的想,總覺得自己在個性上和他有點像。


剛好讀到一段N射線的故事,書中沒有寫得很完整。
於是我上網查了一下相關資料,大概是這樣的:

那年頭,X光剛被發現,並且被媒體誇大報導,引起「大家都要找個什麼射線出來」的風潮。
這時候,有個法國人布朗德(Andre' Blondel)宣稱自己發現了N射線。

當然,有許多實驗物理學者馬上試圖驗證布朗德的成果,但是無人成功。
於是大家請來偉大的美國物理學家,Robert W.Wood,去布朗德的實驗室看看。

N射線是從X光分離出來的。

就我得到的資料猜測:如果用X光經過一定手續打在一面鋁製稜鏡上,N射線就會被分離出來。


實驗開始了,燈光暗下來。
布朗德的助手開始實驗,一面以不同角度製造出N射線,一面向大家報造測得的射線強度。現場響起一陣嗡嗡聲,看來是真的有N射線這回事。

實驗結束,燈亮起,那位偉大的美國物理學家Wood,用手指尖搖搖晃晃的拿著鋁稜鏡。
大家都明白了,N射線其實只是布朗德的助手的「搖晃」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前幾天和老同學聚餐,聊起建築界的笑柄:林憲德的綠建築。

那一系列6.5公分厚的書裡面,有著數不清的數字表。
大抵上是不同建材在不同方位、地點的熱消耗率吧?(我應該沒記錯)

老同學笑著說:如果我是林憲德的研究助理,我一定每天上網看漫畫聊天喝咖啡。

等到時間快到時,再憑空想像出這堆數據來。

唸過台灣的高中的人都知道,製造「合理」的實驗數據並不十分難。

例如說,你想讓數據圖表上出現一條拋物線,那你的數據就要有點「誤差」的圍繞在那條拋物線附近。
偶爾製造出幾個偏頗比較多的數字來,更能取信於人。


林教授的數據在這方面作得還不錯,很有N射線的水準。
數字都很漂亮的按著不同方位在漸變。

只可惜他的公式擬得實在是有點不合邏輯,才會讓(幾乎是)建築界所有人懷疑他的可信度。

(這邊講的建築界是指「建築實務界」,學界評價如何我就不清楚了)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在我找N射線資料的過程中,看見這網頁:
http://blog.sina.com.tw/5742/article.php?pbgid=5742&entryid=3912

話說在前頭,我並不是要推薦他,我也沒將他的文章看到完。
看他的文章會讓人產生一股莫名其妙的不爽。

只是覺得這個人幾乎把少正卯提過的「爛blog」、「笨左派」、「假學者」的所有特點都囊括了,也是一項很了不起的事情。

少正卯的blog:
http://blog.yam.com/shifting/

ps,不知道有沒有跟少正卯相熟的版友,可以請他老人家去這blog逛一下看看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omouse 的頭像
    somouse

    非專業建築角度

    som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