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有接觸過建築界,你常常會看見這樣的畫面。

檯面上,光鮮亮麗的公關人員拍胸脯對消費者保證:
「你要怎麼作,我們都可以幫你想辦法的啦!」

檯面下,喔不,是腳底下。
被踩在腳底下的基層的小設計師奮力揮舞著雙手,大喊:「危險!危險!」

客戶納悶的問那公關人員:「他說危險耶!」

光鮮亮麗的公關人員通常會假裝作一點分析,然後假裝很專業的回答:
「是的,本來有一點問題,但評估後,仍然可行。」


如果客戶聰明一點,就該想到:既然「危險」,怎麼會「仍然可行」呢?


我們有個房地產案,客戶想要將地下室加大一些。
但是問題是:在他提出這要求時,房子早就蓋到3樓了。

玩過疊疊樂的人都知道,這種情況下,去抽最後一個木條是多愚蠢的事情。

我連忙以嚴重的語氣警告那位客戶:「本事務所非常不贊同這提案,這將影響整排建築物的安全性!」

後來,我從別的管道得知,該案的銷售經理卻是這麼安撫客戶的:
「這個我們可以請施工人員去設法解決,絕對符合您的要求。」


現在到底是誰在設計的?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我們另一個房地產案件,業主-建設公司,要求在一個月內拿到建照,再一個月後開工。
那時,我除了知道這片地基是片農田以外,其他一無所知。


我們很鄭重的告訴建設公司:
「這太趕了,以後一定會出問題。」

對方的某經理自以為聰明的反問我:
「出什麼問題?」

「我不是神,我無法想像會出什麼問題,但是我知道一定會出問題。」


於是這位經理這麼回報他們的董事長:
「建築師那邊不是很贊同,但沒什麼問題。」

在他的認知中,「你說不出問題,就等於沒問題。」


殊不知,以台灣的工程水平而言,就算我們都覺得沒問題了,都還會出問題。
更何況是一開始就覺得有問題的?

所以,現在案子才剛開始挖下第一勺的土,問題就一個個的繃出來了。

有時我真搞不清楚,為什麼台灣的工程中,「作決定的人」都不問一下「作事的人」?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新聞上,看見交通部長拍胸脯保證某某工程「一定要在年底前完工!」

我們都笑了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omouse 的頭像
    somouse

    非專業建築角度

    som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